Skip to main content

民数记-Numbers

民数记这一本经文,最主要的内容是讲的以色列人进行了两次人口普查,详细记载了以色列各个部族的人数。

主要讲的是以色列人离开西奈旷野,最终到达耶和华应许给以色列人的迦南美地附近,主要涉及到如下事件:

  • 出发前,耶和华指示以色列人登记所有能上战场的男子,部署了防御力量,保护以色列人安全向迦南行进;
  • 一些人违反了耶和华的律法被处罚;
  • 利未族人开始工作,补过了逾越节(耶和华定下的庆祝离开埃及的节日);
  • 一些人继续抱怨、犯戒,被耶和华惩罚,米丽暗(摩西的妹妹)因为挑战摩西的权威,被耶和华迁怒,患了麻风,按照耶和华的指示进行了隔离处理;
  • 摩西派人去侦查迦南,探子说迦南居民强悍,以色列人于是心生畏惧埋怨耶和华,耶和华暴怒,让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放40年,并且被迦南居民打败;
  • 在即将攻入迦南时,耶和华吩咐了获得迦南土地后的分配方式。

在民数记中,通过各种违反耶和华律法而受罚的例子,警示人们不能违反耶和华的律法,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祭祀的规则以及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

第一次人口普查和防御部署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的第二年,此时他们在西奈旷野中扎营,耶和华指示摩西进行人口普查,统计年满 20 岁能上战场的男子人数。
以色列(雅各)总共有 12 个儿子,按照约定,每个人将会生出一个部族,其中利未人不参与军事行动没有统计在内,约瑟的后代以法莲和玛拿西分别形成一个部族,因此以色列人根据血缘关系分为 12 个部族,统计结束后耶和华将其三个部族形成一队在圣幕四周扎营,有趣的是现代军队也是实行“三三制”:即师辖三团,团辖三营。

耶和华又让摩西统计利未族人,“为年龄满一个月的男性登记了,人数总共2万2000人”;然后摩西统计了以色列人的长子数目为“共2万2273人”,

民数记3:46 “以色列人的头生子比利未族人多了273人,所以要收取赎价,47 每人5舍客勒银子,以圣幕的舍客勒为标准,而1舍客勒等于20季拉。48 你要把银子交给亚伦和他的儿子,作为多出来的那些人的赎价。”

这样做是因为耶和华降下长子之灾杀死埃及人的长子之时,就约定了所有以色列人的长子都归耶和华所有,而现在,耶和华没有带走以色列人的长子,而是委任利未人服侍自己,所以如果利未人比以色列人的长子数量少,则需要用银子代替。

以上是宗教文本,如果我们跳脱出来,仔细思考这样一个制度设计,就可以看到其精妙。利未人是负责宗教事务的人员,以色列人按照长子数量(家庭数量)超过利未人的数量(神职人员数量)支付赎价(税),这样一种机制决定了利未人想要吃香喝辣,就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保证以色列家庭的数量远多于利未人,这个制度让社会上的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徒的比例自动达成一个动态平衡。这和我们现代政府也是一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依靠人民税收生活的,如果盲目扩招,只会导致他们福利锐减,所以我们的政府和事业单位一直都严格控制人员的增长,工作干不完宁愿招聘十个合同工也不会轻易增加一个编制。在朝鲜这些落后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跟利未人一样依靠血缘关系进行,很可能是坚守与耶和华的约定的结果。

这也和我们这个贫富分化及其严重的社会相契合,当有一个人吃香喝辣的时候,就一定有一大堆倒霉蛋来间接地供养你,所以当你购买一部 iPhone 手机、一个 LV 手袋的时候,你应该有些许负罪感;当你去三亚西双版纳打卡拍照在朋友圈炫耀的时候,你应该有深重一些的负罪感;而当你喜提雷克萨斯的时候,你必须掉进粪坑三次才能赎罪。

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第二次人口普查发生在以色利人在摩押平原遭受灾祸之后,由于以色列人死亡较多,所以耶和华再次让摩西统计人口数量。

以下是两次统计结果:

部族名字第一次人口普查第二次人口普查变化率
吕便4650043730-5.96%
西缅5930022200-62.56%
迦得4565040500-11.28%
犹大74600765002.55%
以萨迦544006430018.20%
西布伦57400605005.40%
以法莲4050032500-19.75%
玛拿西322005270063.66%
便雅悯354004560028.81%
62700644002.71%
亚设415005340028.67%
拿弗他利5340045400-14.98%

“利未族人年龄满一个月的男性,登记的人数共2万3000人。”

在两次人口普查中间,以色列人经历了艰苦的战争,简单拉个 Excel 表格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谁在后方偷懒窃取革命果实,谁在前方浴血抗敌。另外还可以看到利未人人口虽然不多,但是稳健增长。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普通人要想活下来发展壮大,一定要站到正确的队伍里面去,而受供养阶层(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则旱涝保收,就算你打得天翻地覆头破血流也跟他们没关系,他们依旧是过着品茶、读诗、谈存在主义、去马尔代夫度假的美好生活。